今年5月21日是首个“国际茶日”,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叶有了属于自己的国际性节日,这是国际社会对茶叶地位与价值的认可。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蕞大的产茶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人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经验,还创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茶叶品种,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也因此发展出了独特的茶文化。
“品茶”是茶文化的核心。从古至今,茶叶爱好者一直在追求茶叶带来的感官享受。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茶叶的价值,不同茶叶之间的价格往往判若云泥。好茶令人趋之若鹜,但是如何判断好茶,除了依靠茶叶的品牌以及品茶者的个人经验外,没有足够科学并且通用的标准。
即使在茶叶已经成为国际性商品的现代,茶叶的品质评价往往还是依靠感官审评。感官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评价者对同一对象的评价通常存在差异。而且评价茶叶需要有丰富的品茶经验,这也让感官评价无法大范围实行。目前全球产茶国与地区已经有60多个,茶叶种植面积将近500万公顷,巨大的产量对开发茶叶品质的化学和仪器检测方法有了迫切的需求。
茶叶的品质主要从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这五个方面进行评分。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与茶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比例有关。茶叶的化学成分与其品质关系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以红茶为例,研究已经表明,茶黄素是与红茶品质关系密切的成分,并且茶黄素的含量与红茶的市场价格成显著正相关。因此茶黄素含量可以作为评价红茶品质的主要指标。
茶叶品质的仪器鉴定方法在近二十多年也有很大的发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以及电子舌、电子鼻等分析技术都已经尝试运用于茶叶的品质鉴定中。这些分析仪器可以检测茶汤中的化学成分,例如咖啡因、儿茶素类、多酚类、维生素C、氨基酸等,还可以检测茶叶香气中的挥发性成分。根据这些物质与茶汤滋味和香气的相关性,可以对滋味和香气的品质进行评分。此外,茶汤的颜色可以利用色差仪进行评价,色差参数不仅可以作为茶汤颜色的评价标准,还可以反应茶叶的化学成分,从而也可以鉴别茶叶的品质。
然而茶叶的品质与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影响感官品质的因素众多,并且不同成分与滋味之间的关系复杂,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并结合数学分析方法才能归纳出相对合理的计算方式。而且有些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各种问题。
虽然目前仪器评价方法无法实用,感官评价仍然是茶叶交易中主要的品质评价方法,但是随着茶叶的现代化生产以及全球贸易的发展,用仪器代替感官进行数据化的品质分析已经是茶叶品质鉴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