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LC-3000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

液相色谱仪LC-3000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

日期:2020-2-3

苯并(a)芘是多环芳烃的一种。多环芳烃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其中含五个苯环的苯并芘更是臭名昭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苯并(a)芘归类在致癌物的第一组。油料作物在晾晒过程中,可能受到苯并芘污染,在浸出阶段温度过高可能产生苯并芘,在油料烘焙时也可能产生苯并芘。在高温、长时间烹调的食物中也会产生苯并芘。新鲜油脂不含多环芳烃,但长时间油炸后含量会迅速上升。

目前,我国对常用食物中苯并(a)芘的限量标准为:植物油为10ug/kg以下;肉制品、粮食的食品卫生标准为5uk/kg下;熏烤动物性食品为5ug/kg以下,但实际生活中苯并(a)芘含量却经常超过这些标准。 因此增强市场监管管理力度,加强控制市场植物食用油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植物食用油的安全性保障尤其重要。特别在2020新春佳节之际,新冠病毒肺病感染在全国各地肆虏,在做好防护同时保证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液相色谱仪LC-3000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

1.  概述:本方法的采用Cleanert BaP固相萃取柱用于某植物油苯并(a)芘的净化处理于5ug/kg添加水平可获得99.49%回收率;

2. 检测指标:苯并芘(BaP),又称3,4-苯并芘;

3. 指标介绍:苯并芘(BaP),又称3,4-苯并芘,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之一,照中国国家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类产品中苯并芘的安全限量为不超过10微克/千克;

4. 仪器配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LC-3000A(润扬仪器公司)、荧光检测器检测、Venusil ASB-C18、旋转蒸发仪、氮吹仪、涡旋混合器、2ml进样瓶、250μL进样瓶玻璃内插管、CleanertBaP固相萃取柱;

5. 试剂:正己烷、苯并(a)芘标准储备液、乙腈;

6. 实验条件:

流动相:乙腈:水 =88:12; 色谱柱:Venusil ASB-C18,250mm×4.6mm,5.0μm;

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荧光检测器:发射波长406nm,激发波长384nm;

7. 操作过程:

(1) 活化:用约30mL正己烷将氧化铝柱预先活化,活化过程直到氧化铝柱末端正己烷自然滴下约5mL为止。在正己烷滴出的过程中,柱体上部要不断添加正己烷,千万注意不能让正己烷低于柱子的上筛板,避免空气进入柱子!将滴出的约5mL正己烷去除,不予收集;

(2) 上样:将溶解好的油样添加到预活化好的氧化铝柱子中,注意操作过程中上筛板不能干涸;

(3) 洗脱:添加80mL正己烷,用150mL的旋蒸瓶接收,直到80mL的正己烷完全自然滴出。如果苯并芘回收率不高,可以增加正己烷的洗脱体积,蕞多可至120mL。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加压或抽真空加快流速,让正己烷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洗脱;

(4) 将洗脱液在45℃水浴中旋转蒸发至干,如果仍然有油滴无法蒸干,说明净化不完全,需要向油滴中添加80mL的正己烷制得新样,取一根新柱重复上述净化过程;

(5) 用总计10mL的正己烷分三次淋洗旋蒸瓶,合并淋洗液到氮吹管中,氮气吹干。添加300μL的正己烷到氮吹管中,在涡旋混合器上充分混匀。注意氮吹过程避免气流过大,造成液体溅出;涡旋过程避免正己烷蒸发;

(6) 将上述300μL的正己烷转移至2mL进样瓶内插管中,进样分析;

(7) 结果:本方法的采用Cleanert BaP固相萃取柱用于某植物油苯并(a)芘的净化处理于5ug/kg添加水平可获得99.49%回收率,采用Venusil ASB-C18所得到的图谱;

如需更多详细的植物油中苯并芘(BaP)液相色谱仪分析技术请选择本站右侧润扬仪器咨询电话或登录公司网站:http://www.runyangyiqi.com了解查询。

版权所有:http://www.runyangyiqi.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13356323915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