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流动相完全可继续使用,密封后放置阴凉处;待下次试验时与新配制的流动相混合后抽滤即可。无需担心发霉、无机盐析出、挥发、比例不准等问题,这些皆为疑神疑鬼的表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吧~
梯度洗脱结束后,建议经5分钟回到初始状态,再平衡5分钟后开始下一针测定。这10分钟的稳定极为关键。切勿短时间内回到初始状态,会对仪器和色谱柱损伤较大。
继续冲洗30分钟,流速1.0ml/min,柱温保持试验时温度,即可。
1.2 水相中有无机盐、表面活性剂或三乙胺、高氯酸等物质时
先采用纯水(或含有2%甲醇),冲洗A管路(试验采用哪个管路,就要从头到尾冲洗该管路),时间30分钟(如流动相中有表面活性剂,适当增加时间),流速1.0ml/min,柱温可较试验温度高出5~10℃;随后更换成20%甲醇再冲洗30分钟,流速1.0ml/min,柱温箱加热装置关闭。结束后取下色谱柱放置阴凉处。
很多同仁其后采用高比例的甲醇冲洗,实属画蛇添足,导致残余的有机相中水相遇到高比例的甲醇后析出少量盐和表面活性剂,从而在泵头上、色谱柱中析出,也导致了色谱柱寿命大为缩短。本人曾使用过一根约2000元的色谱柱,正着用了四年、倒着用了两年(倒着用测非有关物质)。
(2) 2~3小时 采用A管路注入流动相(B、C、D管路一般不用,除非梯度洗脱才用到B管路),平衡1小时。如流动相中有表面活性剂,建议前一晚小流速过夜,第二天上班后将流速增至1.0ml/min,平衡1小时后即可开始做试验。
(3) 3~5小时 测定空白溶剂,一定要做到基线不漂移后方可开始测定。所谓“不漂移”,通常系指以1.0%自身对照溶液主成分峰高约20%高度来设定的视野范围观察所得,切不可设定得过小,使得杂质峰显得很突兀、基线抖动得很厉害,弄得人很担心。
(4) 5~8小时 配制完所有样品,预试了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设定好自动进样程序,程序最后一针设定为小流速过夜,紫外灯关闭。切勿设定为切换至B管路洗脱,此举得不偿失。
(5) 9~24小时 放心回家,让仪器自动进样,除非不稳定的样品(配制一份测定一针)。充分利用下班后的16小时,做到从容不迫、镇定自若。如单位还无自动进样装置,建议向领导申请购买,因一台自动媲美三台手动。
(6) 第二天0~0.5小时 检查并计算昨晚试验结果,如发现不良记录,将流速增至1.0ml/min,平衡30分钟后,测定重新配制的该份样品即可(同时回校对照一针)。无需全部重新测定,不要过度谨小慎微。
(7) 第二天0.5~2.0小时 如上冲洗色谱柱,交给其后试验同事。
建议掌握各软件的批处理、编辑样品处理模板等功能,做到一劳永逸,让软件充分为工作所用。“磨刀不误砍柴工”:本人曾用20分钟完成500个溶出度样品数据处理,做出溶出曲线图。
2. 正相所使用的流动相(如正己烷、环己烷等),无需抽滤,混匀超声后即可使用,“大道至简”。
3. 柱温箱必须配制。如欲经济,可购买国产柱温箱。